无锡

当前位置:无锡人才网 >> 资讯中心 >>

以人才资源新优势擎起城市发展新高度
发布日期:2016-06-15 09:11:42  浏览次数:37

一石激起千层浪!无锡“太湖人才计划”发布,在基层引起强烈反响。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太湖人才计划”既符合中央要求、又回应了基层人才工作的关切,为我们新常态下更好地开展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连日来,全市各板块结合实际,加大宣传贯彻力度,积极出台实施细则,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将人才工作推向纵深。   

■让人才成为江阴转型升级强大引擎 江阴市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太湖人才计划”是无锡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和重要举措,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指引和推动各区域板块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江阴将以此为新起点,以人才强企推动产业强市,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100亿元“产业强市发展资金”,每年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人才强企建设,让人才真正成为撬动江阴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下阶段,江阴将加大“太湖人才计划”宣传贯彻,加快制订符合江阴产业发展导向、能够支持现代产业“四化”发展需求的新一轮区域人才政策,探索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因势利导做好政策宣传、解读与落实,激发企业引才育才内生动力。加快提升招才引智工作实效,深入实施“双招双引”,支持企业引育高层次人才培育创新型领军团队,发挥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优秀企业家、高级经管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三支队伍的培训,争取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取得新突破。加强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一卡通”服务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生活、出行等综合服务。弘扬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新典型新示范,营造重才爱才、识才为才的人才环境。   

■以人才驱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宜兴市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太湖人才计划”的出台,是无锡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市新常态下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宜兴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太湖人才计划”文件精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地建设、以人才驱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升级“陶都英才”计划,制定下发《关于深化“陶都英才”工程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包括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政策、实施更有针对性的项目扶持办法、打造更符合发展需求的育才机制等五方面。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人才强企”先进单位梯队建设,逐步完善“陶都英才”1+11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人才政策一体化、扶持资金规模化,促使政策集中发力、效应叠加。围绕我市智能电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投影显示、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引导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与国内外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端人才建立一批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推动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增强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   

■探索具有梁溪特色的人才强区之路 梁溪区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作为无锡中心城区,梁溪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太湖人才计划”,以人才引育为杠杆撬动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夯实基础,开拓创新,积极作为,探索出一条具有梁溪特色的人才强区之路。   

加强人才政策整合,立足城区特点,出台“符合城区特色,坚持差异竞争”,与“太湖人才计划”相呼应的“梁溪人才计划”政策体系,加大梁溪重点发展的都市型工业和教育、养老、健康和人力资源等新兴服务业人才引育力度,形成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搭建智力合作平台,促使“人才+项目”、“技术+资金”对接,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积极推进区政府与江南大学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逐步建立企业紧缺人才目录、企业技术需求项目、高校专家科技成果三个“信息库”,举办合作推介会、政策宣讲会,推动企业家与高校专家对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建立区级领导结对高层次人才机制,提供“一线式”、“一站式”人才服务,定期举办“周末沙龙”、产业合作座谈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座谈会等,打造高层次人才互动交流的“暖心之家”。   

■全面提升锡山人才和产业竞争力 锡山区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锡山区将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构建四个体系,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全面提升锡山人才和产业竞争力。  

具体而言是构建“四个”体系:构建“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体系,着力引进一批与锡山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衔接紧密的高端紧缺人才,力争在引进海外院士等顶尖人才上取得更大突破;构建“人才强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三站两中心”为支撑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与C9联盟、“985”和“211”高校的合作,加快建设国内拥有较高行业地位、技术创新水平国内领先的产业研究院;以“太湖人才计划”为依托,构建“1+X”人才政策体系,制定锡山领军人才计划,构建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构建人才工作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对开发区、商务区、各镇(街道)的考核中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考核的权重和结果的应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协调机制,形成统一有效、运转协调的工作运行机制。   

■打造“三大高地”推进人才强区 惠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继续保持引才比较优势、实现各类人才队伍的均衡发展,是惠山区现实、困惑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太湖人才计划”的出台,无疑是回应基层人才工作重大关切的“及时雨”,也是打造无锡人才工作比较优势的“方向标”,为惠山难点问题的破题提供了依据,为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抓手。   

下一步,惠山将以“太湖人才计划”的出台为契机,深入推进“人才强企”、“人才强镇”、“人才强区”工程,全面提升全区人才工作整体水平。一是努力打造政策高地。启动实施契合惠山需求的“先锋英才计划”,引导和支持各行各业引进产业先锋、培育事业英才、引育优秀人才,力争在新一轮人才竞争格局中赢得优势。二是努力构筑宣传高地。强化“太湖人才计划”、惠山“先锋英才计划”推介宣传,继续开展“进千企”人才调研,赴境内外招才引智,提高区域人才工作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努力建设服务高地。通过加大政策扶持、严格兑现承诺、开通绿色通道等方式,动员各类资源向人才倾斜,引导价值取向为人才助力,提升重才、爱才、惜才、用才的人才服务水平。   

■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滨湖区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滨湖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太湖人才计划”,着力发展重点产业人才,不断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制定实施“滨湖之光”人才计划,设立“滨湖之光”人才专项资金,采取资金投入、贴息贷款等多种形式,以有效的资金扶持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推进招商引企与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大力引育契合滨湖发展的重点人才,鼓励区内骨干企业引进互联网实用型人才,广泛吸引富有灵感的艺术家、民间艺人、自由职业者、文化学者等柔性参与文化资源的创造和提升,推动院地人才深度融合,促进院所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注重发挥好企业家引才用才的关键作用,引导企业加强人才载体建设,编制发布企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赴高校开展人才和技术需求发布,促进校地智力与资本、技术与产业融合;针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对企业和中介机构引才育才、依托院校定向培训等进行补贴,鼓励企业自主培育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推动他们适应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   

■创新引才模式助推产业发展 新吴区(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太湖人才计划”既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又高度契合我市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未来趋势,为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提供了助推器和新引擎。新吴区将紧扣市“太湖人才计划”文件精神,着眼于宣传、着力于解读、着重于落实,打出组合拳推动“太湖人才计划”落地生效。   

具体而言,一是强化组织宣传营造聚才氛围,“走出去”、“引进来”全面推介“太湖人才计划”和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聚集一批优秀人才团队和成长性好的项目。二是立足产业发展创新引才模式,持续加强“专业园区引创业人才、街道民营企业引创新人才”的人才引育差异化发展模式,政策导向鼓励上市企业、规上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引才聚才,大力推广“本土企业+高端人才+创新项目”的企业创新模式。三是完善特色政策助推强才发展,深入实施无锡高新区系列人才政策,加强对接“太湖人才计划”,深化完善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各类人才招引政策内容,加强重点人才项目库建设,对立项项目和人才重点推荐申报“太湖人才计划”。四是做强服务平台提升育才优势,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深化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人才项目和企业发展,推动企业上市,力争形成高新区领军人才企业“新三板方阵”。

最新文章